磁物理因子康复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案例

查看:6092022-08-03


脑卒中离我们并不遥远。


2019年世界医学权威杂志《柳叶刀》发布了《全球疾病负担报告2017》,这份报告评估了1990-2017年中国多个省份各疾病死亡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


image.png

数据来源:the Lancet


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到,脑卒中位居榜首且27年间从未发生改变。


     脑卒中的发生及后遗症危害


大脑需要血液的持续补给,一旦中断导致部分脑细胞供血不足,神经功能出现损伤,易引发缺血性脑卒中,这类脑卒中占75%-90%。


image.png


约7成以上的脑卒中患者会留下后遗症,走不了路,动弹不了,甚至不能说话、不能吞咽。


其中最常见的是运动功能障碍,主要表现在力弱(肌力受损)、自主运动控制的丧失、发生痉挛、感觉异常等。

 

 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发生机制


脑卒中后出现运动功能的障碍,主要跟运动皮层的改变、中枢神经损害后影响到了运动传导通路等有关。


image.png


拿运动皮层来说,发生疾病后,大脑两侧半球间失衡,病变这一侧的脑皮质功能减弱,就会出现运动功能障碍。


   患者既往病史及康复治疗回顾


冯先生  47岁  四川成都  


    患者于2022年1月查出患有左脑陈旧出血灶、双侧额叶少许小缺血灶。伴有运动功能障碍,如上肢运动异常、姿势步态异常等主要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


第一阶段治疗:

2022年2月17,患者在成都磁恩堂诊所行9次低频旋磁、经颅磁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后,能正常行走,但姿势不佳,双手较之前能有意识的弯曲。

    康复评估:能侧方捏及松开拇指,手指可以小范围伸展;行走稳定,但走路仍在小幅度画圈。


第二阶段治疗:

2022年3月4日,患者在成都磁恩堂诊所行20次低频旋磁、经颅磁刺激进行康复治疗后,双手能协调屈伸运动且能握紧拳头,走路姿势有较大改善。

   康复评估:可作球状、圆柱状抓握,肌肉有力量,手指可一起伸展;行走姿势良好,双腿控制能力提升。


image.pngimage.png

(患者康复治疗实拍)


经由成都磁恩堂诊所通过低频旋磁和经颅磁多次康复治疗后,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的康复效果显著。


     磁物理因子康复脑卒中后运动障碍的原理

及时、规范的康复训练和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行走、肢体活动来说至关重要。

在低频旋磁作用下,可有效提升脑部的血液循环,使血管更加畅通,同时提升整体微循环,加速脑部神经细胞的修复,可尽快实现神经功能的恢复。


经颅磁刺激(TMS)则是一种新型的无创、无痛的康复治疗技术,主要通过刺激患者大脑皮层来改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进行治疗。


    TMS对患者大脑皮质兴奋性的调控


对于脑卒中后引发的运动功能障碍,第一个康复重点在神经功能的重塑


TMS能改善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提高皮层的重建程度,同时调节大脑两个半球主要运动区间经胼胝体协调两侧大脑活动)抑制通路的平衡,进而提高患者运动功能的恢复。


image.png


其实TMS正是利用半球间的竞争机制来进行治疗的,对于健康一侧半球,在急性、亚急性期即可采用低频刺激治疗;对于患病一侧半球,通常在亚急性期采用高频刺激治疗。


    TMS对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作用


第二个康复重点在帮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提升生活自理能力。


对上肢功能的改善作用:有研究表明,经颅磁刺激对急性期、亚急性期的脑卒中患者,能较好改善上肢功能,对慢性期的患者,可提升手指握力、指尖压力等运动功能[2]


另外,临床上还细化了TMS对于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康复的推荐。


临床推荐1:急性和亚急性期低频刺激健侧M1区。可达A级推荐,有Ⅰ、Ⅱ、Ⅲ级证据。

其中TMS对于健康一侧的低频刺激,利于患者手灵巧性的康复。

临床推荐2:急性和亚急性期高频或iTBS刺激患侧M1区。可达B级推荐,Ⅱ级证据。

临床推荐3:慢性阶段(6月及以上)低频刺激健侧M1区。达C级推荐,Ⅱ、Ⅲ级证据。


对下肢功能的改善作用:通过在手或腿的皮质区产生深度刺激,提高患病一侧下肢皮质兴奋性,改善下肢功能。TMS联合应用步法训练,也可提高下肢运动速度,缩短起立行走的恢复时间。


可以说经颅磁刺激对改善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证据充足


    小结:相较于传统康复,磁恩堂康复提供的磁物理因子康复治疗可保证卒中患者康复训练的强度和效率,实时评估康复效果,调整康复方案,让更多出现脑卒中后运功功能障碍的患者受益。


参考文献:

[1]赵巧云,任平,周太平,周远京.康复护理结合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平衡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6,30(29):3686-3688.

[2]王宏斌,郑新瑞,袁华.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及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9):1044-1048.

[3]DuJ, YangF, HuJ,et al.Effects of high- and 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on motor recovery in early stroke patients:Evidence from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clinical,neurophysiological and functional imaging assessments[J].Neuroimage Clin,2019,21:101620.

[4]LefaucheurJP, Andr�-Obadian, BaekenC,et al.Evidence-based guidelines on the therapeutic use of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rTMS): An update (2014-2018).[J].Clin Neurophysiol,2020,131(2):474-528.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电话:021-60890289 朱女士

邮编:201400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百村创业园B区20号楼

Copyright 2020 yuanxiyilia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092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