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疲乏无力、感觉累!磁物理因子康复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查看:5822022-09-05

这可能是大多数人的生活。

下班回家总感觉疲乏不堪,只想躺平;遇事逃避,不愿意解决;头脑昏沉,四肢发硬,两腿沉重;不易入睡或者早醒,夜里梦境连绵;身体某一部位(肌肉、关节)出现隐痛,时好时坏......


image.png


即便周末休息后仍不能缓解,这就不能简单的归咎于生活压力大,很可能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


1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概况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以慢性疲劳为主要表现,伴随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头痛、失眠、肌肉酸痛等症状。


   具体参考标准:


 排除其它疾病,若具备以下症状4项,且持续时间达6个月以上。


  1)短期记忆力减退或者注意力不能集中

  2)咽痛

  3)淋巴结痛

  4)肌肉酸痛

  5)不伴有红肿的关节疼痛

  6)新发头痛(原先没有)

  7)睡眠后精力不能恢复

  8)体力或脑力劳动后连续24h身体不适


一般来说,慢性疲劳综合征与体力慢性透支、精神压力大、生活不规律有关。


image.png


女性相比较男性更易受到困扰,患者年龄在30-50岁,患病率高达79.64%[1],主要存在于教师、公务员、白领、个体经营者等人群。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危害


慢性疲劳的患者首先感觉浑身乏力,接着会出现失眠、头疼、口腔溃疡

若疲劳状态持续,很可能引起病变,女性常见为乳腺纤维瘤、子宫肌瘤。男性好发肝囊肿、甲状腺瘤等。


image.png



长期慢性疲劳还可能破坏人体免疫力,使潜藏在体内的癌细胞快速生长,诱发消化器官肿瘤等重大疾病。


有调查显示,慢性疲劳综合征被迫使患者减少50%的日常活动,且病程长,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不能掉以轻心。


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生的原因


慢性疲劳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并不是十分清楚,普遍认为与病毒感染、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氧化应激等因素有关。


image.png


目前较多的说法认为,可能是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内分泌器官HPA轴)出现了异常,使得血清皮质醇减少(体现肾上腺皮质的分泌功能)、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加,垂体功能紊乱,表现为乏力、倦怠、全身不适、食欲减退等。


一半以上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检测出免疫细胞的机能低下,这说明免疫系统异常也可能参与其中。


image.png


氧化应激及脂质过氧化也是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原因。疲劳、疼痛等状态可能与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自由基不能及时排出有关。


磁物理因子康复治疗该疾病的作用原理


目前,慢性疲劳综合征主要依赖药物、针灸等进行治疗,调理时间漫长,且效果不是特别理想。磁物理因子康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调节内分泌

磁场影响下能直接或间接作用内分泌腺,调节与恢复垂体的功能。从整体上来说,增强人体微循环,改善体内激素水平。


    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

在磁场作用下,还可以增强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减少机体氧化应激和炎症水平,减少自由基的含量,增加细胞的携氧量,从而缓解疲劳。


   提升免疫力

在磁场作用下,通过调节细胞铁代谢,增强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T细胞、淋巴细胞等天然免疫细胞的活性及免疫功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毒感染的能力。


image.png

    镇痛、镇静、改善失眠


① 缓解头痛、肌肉酸痛:


镇痛机理来看,在磁场作用下能使β-内啡肽免疫活性物质精氨酸加压素免疫活性物质的含量升高,使基础痛阈升高,产生镇痛效应。


消炎方面来看,在磁场作用下能通过改善病灶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渗透物吸收与消散,降低组织张力,解除对神经末梢的机械压迫,从而减轻肿胀,控制炎症


image.png


② 改善睡眠:

磁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后,触发主动睡眠中枢,诱导、调节神经元的电活动,使神经元兴奋性降低,增强大脑皮层的抑制作用,起到消除疲劳、镇静助眠的作用。


image.png

 

  小结:磁恩堂提供的磁物理因子康复治疗,为慢性疲劳综合征人群开创了一种安全有效、无创无痛、无副作用的康复手段,极大改善疲劳状态,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谢芳芳,姚斐,许家佗.慢性疲劳综合征影像学检测研究进展[J/OL].中华中医药刊.2022,07,25.ISSN 1673-7717,CN 21-1546/R

[2]李欢,侯江红,吕沛宛等.高能旋磁系统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4(17):147-150.

[3].功能医学专业分享|慢性疲劳综合症的功能医学干预

[4].朱小燕,方志财等.磁场对免疫细胞的生物学效应与作用机制.生命的化学, 2019, 39(5): 875-884

[5].罗振国,韩庆国,张小云.磁场对丘脑下部一氧化氮含量的影响及与丘脑下部神经内分泌核团的关系[J].实验生物学报,2000(02):109-117

电话:021-60890289 朱女士

邮编:201400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望园路1698弄百村创业园B区20号楼

Copyright 2020 yuanxiyiliao All Rights Reserved. 沪ICP备20000925号-1